【車訊網 報道】 9月7日,在歐洲規模最大的汽車盛會德國慕尼黑國際汽車展(IAA)舉辦期間,一場聚焦全球電池循環經濟的高端論壇成功舉行。該論壇由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主辦,寧德時代提供支持。
此次論壇吸引了眾多全球汽車產業鏈的領軍企業參與,包括寧德時代、寶馬、梅賽德斯 - 奔馳、巴斯夫等,同時全球電池聯盟、歐洲電池聯盟等權威機構的代表也紛紛到場?,F場匯聚了來自汽車產業鏈各環節、國際組織以及研究智庫的百余位代表。大家圍繞“電池價值鏈的循環實現方式”和“政策與金融如何協同助力循環經濟”這兩個核心主題展開深入研討,旨在推動“全球能源循環計劃”實現規?;涞?。
在專題討論環節,寧德時代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蔣理向全行業發出“為循環而生”的呼吁。他指出,實現電池循環經濟并非單純的技術難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構建協同合作網絡,實現知識共享,并整合整個價值鏈。
蔣理進一步闡述道:“我們要從電池設計的初始階段就融入循環理念,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讓每一塊電池的價值都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全球能源循環計劃的目標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協作平臺,推動形成標準統一、數據透明、全員參與的循環生態體系?!?/p>
梅賽德斯 - 奔馳循環經濟負責人Jens Rubi也發表了看法,他強調:“我們需要深入剖析整個供應鏈和價值鏈中的合作機制。尤其是在質量責任界定、供應鏈管理以及本地化策略制定等方面,迫切需要創新的合作理念?!?/p>
巴斯夫電池材料業務部總裁Daniel Sch?nfelder、寶馬數字化副總裁兼BMW Catena - X項目負責人Oliver Ganser等嘉賓則著重強調了電池護照和Catena - X等數字化工具在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實現電池高效回收和梯次利用的基礎。此外,與會者還就促進電池包循環性的關鍵設計原則、影響回收率的化學材料選擇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建立跨行業合作機制方面達成了廣泛共識。
歐洲電池聯盟總經理Emma Nerenheim、基準礦物情報機構(BMI)關鍵礦物分析師Zoe Zhang以及國際戰略咨詢公司Xynteo董事總經理Amy Marshall等參會人員表示,歐盟《新電池法》等強制性規范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但要真正實現規?;l展,離不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全球電池聯盟執行董事Inga Petersen表示:“將循環經濟產生的‘循環力’轉化為可被資本市場定價的綠色資產,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的關鍵。全球能源循環計劃所倡導的‘電池護照’等工具,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探索途徑?!?/p>
全球能源循環計劃是全球首個由中國企業參與推動的循環經濟公益項目,這標志著新能源產業將首次構建一個覆蓋全產業鏈、政企決策者以及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的協作網絡。該項目致力于推動電池循環經濟全面落地,并計劃在未來20年里,推動全球50%的電池生產不再依賴新礦開采。
本次論壇成功凝聚了產業界的廣泛共識,標志著全球能源循環計劃正式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接下來,該項目計劃聯合全球合作伙伴開展試點項目,探索全鏈條的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循環經濟新模式,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系統性支持。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