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近幾年,汽車市場真的是太慘了!新勢力、新能源產品井噴爆發,國內外車企之間的財力、技術、效率、成本等全方位競賽,同級競爭對手激增。還有一句話叫“風浪越大 魚越貴”。傳統行業需要找到發展的突破口,此時,華為就憑借乾崑生態的“智能全家桶”,從新開啟了汽車行業的“智能牌局”。

在華為 “五界” 系列已實現15萬至150萬元市場全覆蓋的基礎,而且目前還有越來越多的自主與合資品牌加入進來。截至 2025 年 9月,華為乾崑智駕已累計搭載突破 100 萬輛。說明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靠,用戶的反饋也非常好,也逐漸成為未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發展方向。

目前,華為乾崑生態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11月20日臨近廣州車展,華為乾崑生態大會迎來重磅時刻。在我看來,這是華為超出“五界”升緯“境界”。 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啟境” 正式發布。這是華為乾崑生態官宣的 “第一境”,填補了生態在高端市場的全新維度,華為智能汽車從 “技術賦能” 向 “生態共創” 的關鍵跨越,也是一種全新的合作方式。

啟境品牌是。2025年6月,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專程赴深圳拜訪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雙方圍繞汽車產業變革趨勢、營銷模式創新、用戶需求洞察及合作項目推進展開深度磋商。正是這場聚焦行業未來的對話,催生了品牌創建的核心共識。任正非先生親自參與并指導品牌命名,提出要打造貼合年輕群體、富含科技屬性的全新標識,“啟境” 之名由此應運而生,既寓意開啟智能出行新境界,也彰顯了雙方共創未來的雄心。

啟境品牌基于全新合作模式的創新探索,成為激活市場活力的重要變量。其中包含全維度賦能。
【華為乾崑的 “全力加持”】
啟境的核心競爭力,貫穿從研發到落地的全維度深度融合。
在技術層面,啟境將首發搭載華為 L3 級自動駕駛技術,全套引入華為乾崑智能全家桶方案。這套歷經十年打磨的技術體系,每一年研發投入超 100 億元,由 8000 人團隊潛心打造,已構建起堅實的技術壁壘。架構上升級為 WEWA 雙引擎架構,云端 World Engine 世界引擎與車端 World Action Model 世界行為模型協同運作,實現全域智能感知;硬件配置堪稱行業頂級,192 線激光雷達探測距離可達 250 米,4D 毫米波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延伸至 280 米,為智能駕駛提供精準環境感知。

安全性能上,華為乾崑智駕ADS 4搭載全維防碰撞系統CAS 4.0,依托海量實際路況數據持續優化 ,用戶輔助駕駛里程達58.3億公里,輔助泊車使用3.2億次,成功避免可能碰撞 291 萬次,用真實數據印證了技術的可靠性。這套技術方案的落地,旨在讓用戶真正實現 “開著省心,用著舒心;一眼驚艷,久處仍歡” 的駕乘體驗。

團隊協同上,華為派出最強陣容全面介入。造型設計、核心研發、市場營銷等領域的骨干團隊已駐場啟境,與廣汽團隊同步辦公,深度參與產品定義、技術開發、營銷落地全鏈條。這種 “嵌入式協作” 打破了行業內 “技術方” 與 “制造方” 各管一段的傳統模式,實現了雙方協同 “0 延遲”,讓技術創新與工程制造經驗高效融合。

流程保障上,華為將 IPD/IPMS 核心流程體系全程賦能啟境。從用戶需求洞察、產品定義打磨,到研發迭代優化、營銷方案落地,廣汽與華為的協同貫穿每個關鍵環節,徹底告別 “華為出技術,廣汽造車身” 的淺層合作,確保最終產品精準匹配高端用戶的核心需求。
【重新定義智能汽車合作模式】
啟境開創了智能汽車行業 “生態共創” 的全新范式。從戰略、技術、團隊、流程的全方位深度融合。這種融合模式下,華為的智能技術優勢與廣汽的工程制造積淀形成完美互補,既保證了產品的技術領先性,又兼顧了生產制造的成熟度與可靠性。

對于用戶而言,這種深度共創帶來的是超出期待的產品體驗,不僅有頂尖智能技術的加持,更有符合實際使用場景的細節打磨;
如果把華為乾崑生態比喻成餐飲業的“祖傳秘制調料”的話。那么此次啟境的成立,相當于華為也會帶著秘制調料,與車企后廚,一同深度開發出更美味的菜品。
啟境的成立遠不止 “一個新品牌誕生” 那么簡單。它是廣汽的 “破局之戰”,是華為的 “生態之棋”,是行業的 “范式之變”,更是智能汽車從 “技術驅動” 邁向 “生態驅動” 的標志性事件。未來,隨著這種 “體系融合” 模式的不斷深化,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或將真正擺脫 “單點突破” 的局限,進入 “全域領先” 的新發展階段。

車訊網








































